凌晨六点,工人们在盐田内收盐。由于天气炎热,工人们一般都在凌晨四点开始收盐
工人将浓度达标的盐水通过水渠流向下一道盐田。
文/本报记者 曾凡容 图/本报记者 翁叶俊 摄人们都知道农业是一个季节性、靠天吃饭的行业。但是在工业行业里却有一个工种仍然是靠天吃饭的,它就是海水晒盐。盐乃国之重器,盐税支撑了中国几千年的税收。从唐代起,三亚近海百姓就煮海水为盐。充足的阳光、平坦宽阔的海边滩涂使得三亚曾是一个盛产优质日晒海盐的天然“大盐场”,甚至撑起了三亚财政收入的大半边天。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,昔日的万亩盐田已经不复存在,目前只剩下榆亚盐场驷轩分场里那1700亩滩涂,成为了三亚最后一片盐田。
“三亚盐”享誉全国
早在唐代乾元元年(758年),海南岛就有近海老百姓煮海水为盐的记载。儋州市至今仍保存着的1200多年前老百姓凿石为槽盛海水晒盐的千年古盐田遗址,记录着海南岛人民最早利用太阳光和海水晒盐的聪明才智。
三亚地区也是一个著名的盐乡。三亚产盐的事最早记录在《唐书》中,《唐书·地理志》中这样写道:“乾元元年,宁远、振州等县有盐。近海百姓煮海水为盐,远近取给。”振州,就是历史上的三亚。当时的百姓,煮海水为盐,煮来的盐除自用之外,主要用来跟山区里的人交换生活用品。因为交通不便,不存在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情况。
宋代以后,官府派驻机构和官员对盐户做了正规的管理,因此沉重的苛税负担和任意增加的税额税种也出现了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产盐户跟别的农民、渔民一样,被各种苛捐杂税折磨得喘不过气来。三亚盐业被官府越管越死,因此一直局限于“煮盐”的小规模生产,从来没有大的发展。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,由南海各地渔民集居三亚港形成边陲渔业墟。当时的经济结构很单纯,渔民靠浅海捕鱼收入维持生计;镇民开始大规模修建盐田,发展盐业生产。清代同治八年,广东电白县红花尾人李隆春先到崖州三亚港考察。然后召集州人投资,首先开辟了润和盐田。在其后的六十年里,有很多人到三亚集资兴建盐田。当时的盐田从三亚逐渐发展到红沙,共建87个盐漏。由于建造质量上乘,生产能力颇高,1935年至1938年最高产量达68万余担。三亚盐在外销过程中,逐渐出名,据资料记载,月川人林瑞川就是跟广东商人合作办盐业公司,曾经在三亚名闻一时。民国四年(1915年),琼州盐业开放经营,各路盐商大贾云集,纷纷前来参与盐业运销。资料记载,至民国初年,整个海南岛上共有运盐场馆20家,三亚港便占13家。《海南自治州概况》一书记载,“当时三亚、榆林、藤桥为产生盐(即日晒盐)区域,保平、九所为产熟盐(煮盐)区域,而营盐业以三亚港为最盛,计有盐田十七区,每区资本大者四五万元,小者七八千元,年产盐达三十余万担。”
1939年2月,海南岛沦陷。很多盐场主纷纷逃跑,盐田无人管理。有些盐场被日本人掌控,多数停业破产。1945年日本投降后,盐田又回到封建把头、经理、官僚手中。盐工大多数住在基围上,茅草为盖,椰子叶编片当墙,稻草为床,终年以扁豆酱为菜,稀饭薯干拌着吃,生活十分艰苦。盐的生产有季节之分,一到雨季不产盐了,盐场就会大规模地辞工,只留下少数技术工人。被辞的外来工人生活失去依靠,沦落到无衣无食的境地。
建国以后,政府把几家私营大盐场合并起来,改造成国营大盐场——榆亚盐场。翻身得解放的盐场工人们生产热情高涨,积极参与技改,几次大的技改项目都在岛内领先。经过技改的榆亚盐场生产力大幅提高,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,很快,便有了万亩盐田。
时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,三亚面临大开发和全新规划。榆亚地区原有盐田11000亩,其中在三亚市区内9000多亩。现已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。榆亚盐场的江场长回忆到,当时榆亚盐场的盐田被政府收回,准备重新开发。此后开发的脚步一发不可收拾。市区里的盐田逐渐淡出。到今天为止,万亩盐场硕果仅存的就是榆亚盐场驷轩分场那1700亩的盐田。
质朴的传统晒盐法
从三亚市区往东,沿着榆亚大道前行,驶入亚龙湾路后,在一个前往安游的路口右转,不多远你会发现一片广阔的田地。整整齐齐的田埂把田地隔成一个个矩形,偶尔会看到一两条装满水的水渠。如果不是被告知这就是盐田,记者还以为这是一大片稻田或菜地。榆亚盐场驷轩分场的场长黄善清说,由于9、10月份还处于三亚的雨季,所以盐场还处在停产状态。如果在产盐旺季,远远地就会看到盐田边堆起的一个个小“雪山”,特别壮观。
下个月盐场就要开工晒盐了,所以工人正利用现在的空闲时间进行检修。他们在盐田上修整田地,清扫结晶区的泥土,加固收盐的盐耙,干得热火朝天。站在盐田边,望着这片1700亩大的盐田,眼睛顿时明亮了,心也跟着宽阔起来。
资料显示,海南岛天然日晒盐产区主要分布在本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岸线上,海水浓度高,常年保持在3.5波美度左右,是世界咸海区之一,有利于发展海盐生产。而且晒制海盐的原料——海水清晰纯净,无污染。根据历年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,海南岛四周的海水质量是最优的。PH值为8.36,钠镁比值高达8.3,是国内其他海盐区无法相比的。此外,经中国权威检测部门检测,海南岛盐中富含人体需要的钠、钙、镁、钾、铁、锌、锶、硒、碘等多种微量元素。尤其是锶(Sr)的含量高达35MG/KG,比福建盐的5.5MG/KG高出6倍,比日本同行业的2.91MG/KG高出12倍。因此,海南岛盐口感好,味道清纯鲜咸,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。
黄善清说,榆亚盐场的晒盐法和乐东县莺歌海盐场的晒法还不一样。莺歌海的盐运用了机械化的生产。而三亚的盐是保留传统工艺的晒盐法,全靠自然蒸发结晶。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、制卤、结晶、收盐四大工序。纳潮把海水引入盐田,再进入蒸发池,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,使其达到饱和,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。这种晒盐法需要在气候温和,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,构建盐田。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:蒸发池和结晶池。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,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,再倒入结晶池,继续日晒,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,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。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。
在蒸发池这部分,又分为三类,分别是低级蒸发池、中级蒸发池和高级蒸发池。海水的浓度在这三个蒸发池中逐渐升高,最终饱和进入结晶区。在不同的蒸发池里海水中的杂质和不好的成分都会被分别析出,最终出产的都是纯度高且干净的盐。在高级蒸发池中镁被析出,因此盐中的镁含量低,没有苦味。这也是三亚的盐和乐东莺歌海的盐不同之处所在。
黄善清介绍说,从纳潮到收盐,一般要20天的时间,如果天气不好就会需要一个月。对三亚来说,雨季到来之前的上半年是主要的产盐期。即使到了即将收盐的结晶期,如果下一场大雨来不及抢收,整个过程全部归零,所以生产盐是靠天吃饭。早上天气较凉爽,所以工人早上一般三四点钟便开始工作了。
三亚盐业带动经济发展
历史上,三亚盐业发展最鼎盛的时期,三亚港显然成了附近甚至岛内的重要商贸枢纽。据一些知情人士回忆,当时除了附近村庄的人在盐场打工或者码头打工,岛内乐东、东方等地的人为了谋生,也纷纷来三亚打工。而打工所从事的主要行业,也是跟盐业相关的生产运输。
榆亚盐场驷轩分场场长黄善清父母都是盐场的职工。他自己也在盐场工作了三四十年。从出生到现在他都生活在盐场里,对于榆亚盐场的变化感慨颇深。
小时候,黄善清每天都在盐田里玩,捕鱼、抓蟹、在盐堆里打滚,这种亲近大自然的娱乐方式他至今都记忆犹新。但是盐场的工人却特别辛苦。黄善清说,当年他父母早上三点就起床去晒盐,七点了马上回家给孩子做早饭,然后继续工作,中午要加班,晚上还要开会学习。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但是第二天仍照常上班。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,相比其他工作,能够在盐场上班还是不错的。
当年,盐场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,进一步激发工人的生产热情。当时,榆亚盐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学、医院,并且每个分场都派出卫生员24小时值班,工人一旦中暑或生病都能够得到及时救治。同时,工人们不再像解放前一样赤脚干活,盐场每个月都发一双鞋子和一件雨衣。
此外,盐场还进行技术革新推行科学晒盐。1958年初盐场一位叫陆文祥的同志,根据榆亚盐场实际情况,改造设计出一种高约5米、铁轴、铁牙轮的自动转向风车代替人力水车,把工人从人工抽水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。因为对生产贡献大,盐场奖励陆文祥100元人民币作为鼓励。那时候,盐场干部月工资才20多元。70年代末有人不满足于风力水车,大胆引进推广电力泵抽水,一直沿用至今。还有人对晒盐工艺流程进行改革,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。
那时候工人干劲特别高,盐的产量也很大。榆亚盐场史记载:从1950年代开始,榆亚盐场的原盐就以色白质优而享誉内地,很多香港、广东人指定要三亚的盐,因此被广大用户美称为“三亚盐”。而且作为海南岛最大盐场之一,榆亚盐场为新中国盐业技术革新,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1960年代至1970年代,崖县(三亚市前身)税收的60%多来自榆亚盐场。
三亚盐业走向式微
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,盐的税利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,国家对盐业的控制很严,盐业与国家的经济、政治、军事以至社会、文化的发展都有密切关系。现在国家对盐还是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。
1992年之前,三亚河两岸50米内多是盐田,那时榆亚盐场在市区的盐田有9000多亩。今天三亚市区的美丽之冠、鹿回头公园以及三亚市公安局、财政局、时代海岸等所在地,曾经都是榆亚盐场的盐田。现在的月川村、榕根村、丰兴隆社区当时也都是盐场的工区。
驷轩分场的党委书记林荣伦说,当时的三亚城区多数是盐田,市政府的对面就是大盐田,盐田在市中心,这种现象是真正的三亚特色,据他留意,即使在全世界,这样的例子也少见。
这种“盐田在城市里,城市在盐田里”的独特景象充满了浓浓的山水田园风情,有一些老市民对那时的城市面貌多少还有些留恋,“一眼能看好远,水灵灵的又通风,很干净凉快。”市民老陈回忆道。
随着三亚城市的大开发和全新规划,从1992年底开始,榆亚盐场的盐田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,市区里的盐田逐渐淡出人们视线。到今天为止,万亩盐场仅存的就是榆亚盐场驷轩分场那1700亩的盐田。如今,真正晒盐的职工也只有一百多人。由于晒盐受天气影响,再加上现在人口增加,排入海里的淡水增多,海水浓度低,蒸发慢,影响了盐的产量,目前驷轩分场年产盐也只有2000多吨。盐田的经济效益并不好,有很多职工已下岗或者病退。
在新的城市规划中,这最后一片盐田也将有所规划。或许一两年后,这一片盐田也将被高楼大厦所替代。黄善清说,他有一个想法,以后争取留一小块地来继续生产这种自然蒸发结晶的盐,专供游人体验和参观,让这种传统晒盐法保存下去。
单位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
版权所有:9909900藏宝阁澳门马 琼ICP备0800070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