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1862年9月8日,联邦军队的舰船“鱼狗号”破坏了南方联盟位于圣约瑟夫海湾的盐场,自此以后,南方的食盐供给不得不全部依赖有限的进口
在近代,真正以盐为武的当属南北战争,联邦军取胜的一个原因就是北方食盐产量远比南方高(约为南方的5倍多,南方用盐还需要进口),同时还非常注意打击南方的食盐生产。谢尔曼将军在1862年8月这样写道:“盐是不同寻常的违禁品,因为它可以用于肉类的加工处理,没有盐,军队就不能生存下去。”因此在双方来回拉锯的过程中,北军每攻占一地,都要刻意摧毁当地的盐厂,以免被南军再次利用,北方海军也注意攻击和破坏那些设防虚弱的南方海盐场。南方在军备和道义方面不占上风,缺少食盐就是雪上加霜,最终归于失败。
▲日本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犯不仅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,还附带有侵占中国食盐产地的阴谋
在艰难的抗战中,盐甚至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日本本土雨量较多,海岸线曲折少滩,用盐还需进口,因此对盐格外重视。抗战爆发后,沿海地区相继沦陷,淮北、山东等产盐区先后被日军占领,河东盐池也被日军破坏,大部产盐区被成为沦陷区或游击区,全国盐源减少80%,盐税收入也就随之大幅减少。日本不仅处心积虑地占领了沿海产盐地,力图以战养战,还有意切断沿海通往内地的盐运通道,试图通过断绝盐供应来扼杀中国的抗战意志,这也就是日本所谓的“盐遮断”。
▲自贡地区有上古时期形成的地下盐湖,产盐也产天然气,两相结合成为抗战中的主要产盐地
但所幸中国地大物博,失去东南部的产盐区,还有四川大后方的盐场可用。四川自贡的盐井已经有2000千年的历史,古代先民们大概不会想到,他们开发的资源成了拯救后人于危难之中的经济支柱。为了应对抗日战争的巨大开销,国民政府先是设法提高川盐产量和税率,后来不得不在1942年实行了食盐专卖制度,当年的盐税收入即占到了全部税收的32%,到了1944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0%,其中自贡盐井的贡献占了大头。
▲在鬼子的轰炸之下,四川盐场工人依然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生产,也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运输,撑起了战时经济的半边天,抗战能最终获胜,川盐功不可没
重视食盐的日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,从1939年开始,日军就对自贡和其它大后方产盐区进行过长达两年的专项“盐遮断”轰炸,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但盐井的劳工们不惧艰险不畏牺牲,日夜生产,产出盐税支撑抗战。同时,由于缺乏医疗物资,盐也作为原始的消毒手段救治了许多伤病员,白求恩在为伤员动手术时,消毒液就是用盐水制成。抗战8年,四川盐业一直生产不辍,为国统区大量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盐保障,上缴的盐税为前线提供了巨额军费开支,自贡盐工们甚至还捐款购买了“盐工号”、“盐船号”两架飞机来支援抗战。
整个抗战期间,自贡盐场累计生产食盐1938900吨,每年上缴的盐税达2700万元(法币),这笔钱可支持27个标准编制的陆军师一年的军饷,或购买碛米14.5亿斤,可供应270万军队一年的军粮,大后方产盐及盐税对于抗战的重要性,由此可见一斑,这也被称为“川盐抗战”。
时至今日,随着生产和运输手段的飞速进步,食盐似乎取之不尽——国内最大的产盐地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,据统计,仅这一处可供开采的盐就足够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,中国每年的盐产量也达到8000多万吨,其中只有10%是食盐,其他绝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,但这已经足够了。在如此巨量的供应之下,盐就成了再常见不过的日用品,对于普通人家来讲,买盐的花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医生还要劝告人们不要吃盐太多以免患上高血压,与近现代之前的时期相比,简直就是两个世界。马克·科尔兰斯基在《盐》一书中感慨道:“现在看来,为了盐而打仗非常愚蠢,不过以后的人们看到我们今天为了石油而打仗,也许会有相同的反应。”的确,战争多因资源而起,为盐为粮为石油……,下一次是会不会为了争夺月球?但愿未来的人类能找到一个好办法来共享资源,而不是用战争来解决。
最后普及一个小知识:在俄罗斯,通常用“我们吃了一普特的盐”的谚语来比喻深厚的友情。普特是俄罗斯重量单位,约合16.38千克,按每人每天5克的量计算,大概够两个人吃上4年零100多天,正好与大学本科的就读年限差不多,想到很多小伙伴都在读大学时发展了不少好基友的事实,看来毛子的谚语还真是蛮有道理,不是随口一说的。当然,如果把这句话理解成“两人一次吃了一普特盐”,那就只能说是战斗民族的夸张了——一次就能吃这么多,也不怕咸死,容我来一罐盐压压惊……
参考资料
凤凰网
网易军事
中国国学网
四川经济网
网上自流井--釜溪散人的博客
——————
单位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
版权所有:9909900藏宝阁澳门马 琼ICP备08000708号-1